第九读书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构建国防科普与爱国主义教育的“活课堂”

时间:2025-09-08 17:56:00

近年来,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通过升级展陈内容、创新教育形式、优化服务体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广大群众和青少年接受精神洗礼、汲取奋进力量的热门阵地。

走进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历史文物、珍贵的老照片以及详实的文字资料,全方位地展现了三线建设时期的场景。游客们有序地参观展陈,不少人举起手机记录具有时代印记的展品。

“我们是从青岛过来的,今天来参观三线建设博物馆,这些图很好,看了以后我们心情澎湃,这一次旅行给我们留下很好的印象。”青岛游客魏明葵说。

为充分发挥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的重要作用,该馆构建了“历史回顾—国防科普—精神传承”三位一体的展陈体系,通过多件珍贵历史文物和高清历史照片以及多媒体互动装置,生动还原了当地人民的奋斗故事,让观众沉浸式感受革命先辈的家国大义。

“我们在展陈,改展提升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增设了视频,通过视觉、听觉、感知上再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还增加了多媒体展柜,可触摸,可听语音讲解,还可以看介绍说明。通过看、触、听,这样的方式,大大增加了游客的体验感。”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主任黄仕贵说。

如何让爱国情怀“燃”起来、让文化传承“动”起来,是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工作重点。博物馆通过深入调研青少年观众、少数民族观众等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和特点,策划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完成“三线”文化进社区、进校园主题巡展活动4场,书画摄影作品展、马拉松十年记忆展、和合共生·美美与共·情满钟山美文作品展临展3场。让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文化传承从“静态参观”变为“动态参与”。

“我们省内外还有本市大中小学学生到馆里面进行参观,还有做志愿服务,引导维护秩序这些工作,让更多的大中小学学生,参与到国防教育这个活动当中。”黄仕贵介绍。

截至今年九月,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已累计接待观众110万余人次,其中讲解团队600余次,未成年人参观36万余人次。许多观众在参观后表示,博物馆“内容有深度、形式有新意、教育有温度”。

“到馆里来参观的观众,他们评价都非常高,认为不虚此行。既了解六盘水的前世今生,也了解了六盘水在‘三线’建设当中的战略地位和工艺布局,更深刻了解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艰苦奋斗这个精神需要我们一直持续下去,进行下去。”黄仕贵说。

通讯员 张娇媛 徐帆

编辑 邓运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