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版”三伏天即将上线, 今年三伏天总共30天,将打破“40天长三伏”的惯例
N海都全媒体见习记者 吴诗榕 胡婷婷/文 记者 毛朝青/图
据中国气象局消息,今年的“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总共30天,将打破近十年“40天长三伏”的惯例。此外,7月20日为近十年最晚入伏日,末伏完全在立秋之后,形成“秋包伏”格局。
“入伏和出伏是由历法决定的。”据福州市气象台工程师陆璟辉介绍,今年入伏时间明显晚于常年,且总天数由常见的40天缩短至30天,这是由我国传统历法计算规则与天文规律共同作用的。根据我国传统的“夏至三庚数头伏”计算方法,每年入伏时间取决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今年夏至为6月21日,其后第一个庚日在6月30日,中间间隔9天。每隔10天出现一个庚日,以此计算,第二个庚日在7月10日,第三个庚日在7月20日,也就是说,夏至之后29天才入伏。假如某年的夏至日就是庚日,那么只需再过20天就到第三个庚日了,所以今年较往年入伏晚。
与此同时,今年的三伏天结构也出现变化。传统三伏天由初伏10天、中伏10或20天、末伏10天组成,其中中伏时长的变化最为关键。中伏起始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末伏起始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由于今年夏至(6月21日)到立秋(8月7日)之间仅有4个庚日,导致中伏从常规的20天缩短为10天,今年三伏天将呈现“10-10-10”的分布格局。
陆璟辉指出,入伏和出伏并不能准确表征一年中炎热的时间,目前福州天气日渐炎热,同时受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极端高温出现的风险也是比较高的。
编辑:周德庆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