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读书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海量财经丨高层频繁变动、利润增长失速,浙商银行新行长如何卸掉“历史包袱”?

时间:2025-07-11 17:11:00

海报新闻记者 孙佃潇 姜雪颖 报道

时隔数月后,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商银行”)迎来了新行长。

7月8日,浙商银行发布“关于行长任职资格获监管机构核准的公告”,公告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核准陈海强的浙商银行行长任职资格。不过,就在该公告发布2天后,该行又发布了董事长辞任的消息。

高层频繁变动后,是否会对浙商银行的经营活动造成一定影响?新一任管理层接棒后,又是否会改变浙商银行既有的发展规划?7月11日,海量财经记者针对相关问题致电了浙商银行方面。

图片来自:浙商银行官网

新行长补位

浙商银行是十二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于2004年8月18日正式开业,总部设在浙江杭州,系全国第13 家“A+H”上市银行。根据该行官网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至今,该行的行长、副行长、监事,甚至于董事长、执行董事等职位皆发生过变动。

记者经梳理获悉,浙商银行原执行董事、行长张荣森于2024年8月中旬因个人原因辞任。该行董事会同意,在董事会聘任的新行长任职资格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之日前,由董事长陆建强先生代为履行行长职责。

彼时,公告称,该行各项经营活动开展正常,该事项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行长一职空缺近8个月后,浙商银行官宣补位。今年4月2日,浙商银行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决定,陈海强任浙商银行党委副书记,提名陈海强任浙商银行行长。该行表示,董事会将尽快按照法定程序完成行长的聘任工作。

时隔几日,浙商银行召开第七届董事会2025年第二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浙商银行行长的议案》,同意聘任陈海强为浙商银行行长,任期与第七届董事会一致。根据有关规定,陈海强的行长任职资格尚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在任职资格核准前,陈海强代为履行行长职责,董事长陆建强不再代为履行行长职责。直至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核准陈海强的浙商银行行长任职资格。

浙商银行发布“关于行长任职资格获监管机构核准的公告”

陈海强已在浙商银行任职多年,此前曾担任该行副行长职务。公开信息显示,陈海强,1974年10月出生,硕士学位、正高级经济师。曾任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副主任科员,招商银行宁波北仑分理处副主任(主持工作)、宁波北仑支行行长、宁波分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副行长,浙商银行宁波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浙商银行行长助理兼杭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浙商银行首席风险官,浙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现兼任浙江省国际商会常务副会长。截至4月10日,陈海强持有浙商银行A股股票754000股。

董事长辞任

就在浙商银行新行长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其任职资格后,该行董事长却辞任了。

7月10日,浙商银行发布“关于董事长辞任的公告”。公告显示,浙商银行董事会于近日收到陆建强提交的辞职报告。陆建强因到龄辞去该行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及H股授权代表职务。

据其离任的基本情况显示,陆建强原定任期到期日为2027年8月8日,实际离任时间为2025年7月9日,比原定任期到期日提前了2年多时间。

该行表示,陆建强的辞任不会导致公司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最低人数,不会影响董事会正常运作。陆建强的辞任自辞职报告送达公司董事会时生效。陆建强已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做好离任交接工作,并将严格履行以自有资金自愿增持公司A股股份的承诺。公司董事会将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提议,尽快按照法定程序完成新任董事长的选聘工作。

据浙商银行2024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陆建强从该行获得的税前报酬为114.36万元,陈海强为131.90万元。记者注意到,2024年末,浙商银行员工总数达25226人,较2023年增长10.18%,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人均薪酬连续2年下降,呈现“增员不增薪”。

以工资、奖金口径计算:2024年人均薪酬为38.35万元,较2023年减少0.65万元,降幅1.67%;若包含福利等总成本,人均成本为54.46万元,同比微降0.26%。

值得注意的是,同期A股上市银行中,国有银行人均薪酬平均上升3.1%,股份行平均降幅为2.67%,而浙商银行薪酬降幅居前。

利润增长失速

在官宣陈海强补位前,浙商银行披露了2024年度业绩报告,呈现出喜忧参半的局面。

其年报显示,2024年,该行营业收入676.50亿元,较上年增长6.19%;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151.86亿元,较上年增长0.92%。尽管实现“双增”,但其净利润增速跌至近4年最低点,且年内已收到几十张监管罚单,暴露出内控合规与资产质量的深层挑战。

记者注意到,2024年,浙商银行营收增速较2023年的4.29%有所回升,但其净利润增速从10.5%骤降至0.92%,凸显盈利动能衰减。核心矛盾在于净息差持续收窄——2024年净息差为1.71%,同比下降30个基点,主要受对公贷款占比过高(67%)、零售贷款收益率下调70BP的影响。

此外,截至报告期末,该行逾期贷款余额335.1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7.25亿元;其中90天以上逾期贷款211.1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97亿元,这也存在一定潜在风险。

另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浙商银行曾因信贷业务不规范、虚增存贷款、员工行为管理缺失等问题累计收到几十张罚单。进入2025年,处罚力度进一步升级。仅一季度,上海分行因15项违规被罚1680万元,杭州分行、重庆分行因存贷挂钩、员工异常资金往来等问题合计被罚240万元,单季罚没金额已超2024年全年。

对一家公司而言,高层管理团队无疑是其掌舵稳增的核心所在。高层频繁变动后,是否会对浙商银行的经营活动造成一定影响?新一任管理层接棒后,面对“喜忧参半”的成绩单,又是否会改变浙商银行既有的发展规划?7月11日,海报新闻记者从浙商银行了解到,该行董事长为到龄辞任,且新行长已在行内任职多年。

该行工作人员表示,个别高管变动不会对该行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目前,我行的战略机制、队伍都是稳定的,公司经营管理一切正常,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不变。”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及时刊发。海报新闻北京报料热线:010-64004224,报料邮箱:zhongbobaoliao@163.com。